“麻将军,我也派人送你回去,至于结局如何,恕我爱莫能助。”杨承应说了句实话。
“多谢。”麻登云抱了抱拳。
能回去就行,大不了回去再当个平头百姓。
只是,他没想到老家这会儿正风声鹤唳。
鞑子正在蓟镇外,已经攻破了喜峰口,朝着遵化等地进攻。
不只是蓟镇,宣府和大同也面临同样的问题。
一股冒充林丹汗的骑兵越过边界,直扑明军的边堡。
一份份军情邸报报到崇祯这里。
“岂有此理!这些人一个个说大捷,却阻止不了鞑子进犯我蓟镇和宣府。”
崇祯气得把奏折推倒。
这些奏折都是这样,张口闭口大捷,敌人却在进攻。
“陛下,鞑子入犯我边境,来势汹汹。”
次辅温体仁上前奏道:“这只能说明一件事,鞍山大捷根本是假的。”
他不是针对杨承应,而是针对周延儒。
周延儒和杨鹤关系走得近,而杨鹤是杨嗣昌的父亲。
报捷的奏疏除了杨承应写了一份,杨嗣昌也写了一份。
“陛下,这事温次辅在诬陷微臣。”
周延儒赶紧申辩:“微臣以为,鞑子如此疯狂,反而说明杨承应围住了敌人不少士兵,鞑子正面进攻打不过,出此下策。”
崇祯对周延儒已经有些厌恶。
周延儒贪得无厌,私底下还编排崇祯的不是。
相比之下,温体仁不贪污,更合适做内阁首辅。
但这是以后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