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.河西。古代汉籍泛指黄河以西的地区为河西,亦称河右。唐置河西节度使,以凉州为治所,河西成为地区专名,流行益广。以河西作为西夏的别称,北宋时已开始,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卷九,记王鬷宝元中罢枢密使事,言“河西首领赵元昊叛”;南宋杨仲良《通鉴长编纪事本末》卷一四二载:“宣和五年二月兀室杨璞到馆,谓赵良嗣曰:‘西京路疆土,非原约当割;若我家不取,待分与河西、毛褐室家,必得厚饷。’河西谓夏国,毛褐室谓鞑靼也。”至于后来元人称夏国为河西[23],称西夏字为河西字[24],当是沿袭宋、金人之旧称,而西夏人未尝自以河西为其国名。
4.夏与大夏。《宋》《辽》《金》三史分别有《夏国传》《西夏外记》《西夏传》,是以历史上夏与西夏之名最流行。如果以国名来说,自以称“夏”为正;至于称“大夏”,大字则表示尊高的状词。党项拓跋氏内迁,久居平夏地区(今陕北及内蒙古伊克昭盟南部),有平夏部之称。唐末,拓跋思恭建节夏州,赐姓李,封夏国公,负喁自固。世代相传,形成割据政权。宋乾德五年(967年),追封李彝殷为夏王[25],契丹统和八年(990年),李继迁受封为夏国王[26],统和二十八年(1010年),及重熙元年(1032年),又先后把夏国王的封号给予李德明和元昊[27],这些事实说明以夏为国名,有其悠久的历史传统。至于元昊公开称帝,“国称大夏”,加一“大”字,不过表示升格;李范文同志“疑‘大夏’是由大夏河之名而来”[28],似难成立。